“少年智更强、TOP挑战赛”竞赛活动- 是由天津联合助学创导执行, 明日中华教育基金会提供项目资金并组织项目评审, 小大师协助评审流程的三方合作项目。项目旨在增强学习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智力品质;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与自学能力;以竞赛奖优活动培训教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评审,我们在这里很高兴向大家公布这次的评比结果:
英语竞赛高中组
英语竞赛小初组
英语组评委组长基金会郭佳董事总结说
“谢谢各位老师对英文演讲竞赛活动的支持和对参赛同学的指导!很高兴能有机会跟国际仲裁美国西北地区主席Pete Day和资深律师Renee Li一起参与英语组的评审活动,对参赛者的英文水平和自信的表达非常的认同和赞扬。
以下是我们的反馈和总结: 此次竞赛主要以讲述小故事为主,大部分同学可以自信流利地讲述一个完整的小故事。非常难得的是有些作品加入了创意元素,使得故事更加有趣,特别值得鼓励。我们的评分标准主要侧重在演讲技巧和讲稿内容。演讲技巧包括自信,生动,手势,流利程度,英语的发音等。讲稿内容包括故事的选材,内容,有趣性,结构和语法等。但我们也特别鼓励故事的原创性,和借助辅导工具来增加演讲的理解性。
参赛作品中有很多都是自己写稿,有介绍自己的,有发表时事评论的,也有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都非常精彩,值得鼓励。
也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录音尽量在安静的环境,背景音乐的音量太大。也鼓励学生多听原版英文,改进发音。
评委给每位参赛者都有评分细则和简单的评语,希望同学们也能通过参赛得到个体反馈而从中得到收获和改进的方向。”
地理竞赛
地理组评委组长基金会戴佳董事代表评委组(基金会 项目负责人Mindy He, 董事杨清越,绘芯和茅玥)介绍总结了竞赛情况
“本次学科竞赛地理组共收到来自不同地区六所中小学的31组作品,同学们通过拼图,PPT展示及演讲等形式以介绍某个国家为主题进行呈现。评委主要从作品内容的多样性,趣味性以及讲解员的表现力等方面进行打分评选。可以看出,参赛作品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因此要特别感谢各个学校对活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老师们的倾情投入!
地理是一门包罗万象的交叉性学科,既是自然科学又有人文现象,评委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展开想象力发挥创造性,用更多样的视觉和角度解读从书本学到的知识:可以是一副手绘的地图,也可以是一个科学实验;可以是讲解身边随处可见的地质现象,也可以就某个知识点产出一篇小论文。总之,我们期待明年更多更亮眼的作品。”
科技竞赛
科技组评委如下:
Xinyan Deng: 普渡大学教授,机械博士
王海琴: 匹兹堡大学人工智能博士, 现从事大数据科学方面的工作。非营利机构小大师聚乐部的发起人之一。
王宏: 生物医用材料博士,从事核酸类疫苗和药物的研发
彭建波: 计算机博士,从事计算机和金融方面的工作,喜欢数学。基金会长期义工,前任董事
罗伟绍: 明日中华创始人之一,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模拟集成电路专业三十余年。目前任职杭州晶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评委们给这次科技参赛的同学们的建议是:
“科技组竞赛鼓励学生们在理解理论知识,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今年的参赛作品以科学实验为主,活学活用理论,制作实用工具,展示实验结果。通过实验的讲解过程,可以看到学校对此次活动的支持和老师们的尽心地指导, 非常感谢!
评委们希望能看到更多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评委们也非常希望学生们能习惯多思考,让理论和实验更加完善地结合并清楚的解释出来,通过对实验的阐述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更加自信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另外,我们今年还进行了针对图书捐赠项目的写作比赛,评委团队如下
负责人王海琴: 匹兹堡大学人工智能博士, 现从事大数据科学方面的工作。非营利机构小大师聚乐部的发起人之一。
净源: 十年项目融资周游天下,一朝隐退江湖宜室宜家,是她对自己最真实简练的概括。既是自由撰稿人,又是健身教练,在文体之间自由切换。出版个人随笔《旅居十年》,译美国国家地理《四季旅行》、马格南前社长马丁帕尔《中国摄影书集》等。
田蕾:学生时代在北京青年报学通社做“小”记者,得此渊源毕业后在网络公司做媒体公关,热爱写作,在新浪,网易都有自己的博客频道。出国以后专注户外运动,并记录下来所看所想,以日记的形式记录生活。
吴侠,俄亥俄大学语言学系应用语言学硕士。曾任俄亥俄大学中文教师。现居华盛顿州,仍从事中文教学工作。
肖颖,理工科博士。居美国西雅图,从事能源工作。诗歌发表于多本刊物及选集,曾获2018年北美首届法拉盛诗歌节一等奖。
感谢大家参与我们的活动,也特别感谢我们的评委!期待明年有更多更好的作品!
Comentários